江南体育德兴市银城一小,位于德兴银城银阳山下、洎水河畔,创办于1905年。近几年来,该校秉承优良传统,以“勤奋文明、求实创新”的校风、“博学、明理、强身、励志”的校训、“以德治校、名师立校、科研兴校”的思路,彰显特色,教书育人,卓有成效。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。
一个地方办好教育,要有一批优秀校长。一个学校办好教育,要有一批优秀的班主任。银城一小把班主任队伍建设作为办学的一项“核心”工作来抓,十分注重培养优秀的班主任。
2005年,银城一小创造性地设立了“班主任节”。每年11月的最后一周,该校都要大张旗鼓地举办“班主任节”。这一周,全校班主任围绕“做优秀班主任”的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,有班主任故事演讲会,有班主任谈心展示会,有班主任心得报告会,等等。学校“班主任节”,届届有新内容,而且前后主题有机衔接,连续成系统。班主任们为了庆祝自己的特殊节日江南体育,平常就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,在节日里快乐地交流、有效地打造自己的专业底子江南体育。
班主任们还热衷于参加全国教育科学课题研究,用心钻研,认线人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荣誉,这也有力地推动了班主任队伍建设。
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,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。精心制定《银城一小在校学生一日常规二十条》,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习惯,这是银城一小的常规措施。
在常规之外,银城一小彰显特色和卓有成效的做法是: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组织系统管理自己的行为,从而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。
学校大队部成立了红领巾岗哨、红领巾卫生监察大队、红领巾广播站、红领巾智囊团等一系列学生组织,在老师的指导下,学生在各自的岗位上自主管理自己的学习生活行为。这种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做法,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。让学生自己做同学的工作,更贴切。他们能无私、公正地处理日常行为中的问题。同时,从小培养了他们的管理意识、合作意识、处理问题的能力。这种自主管理,产生了“管理他人、教育他人、自我教育”的三赢效果。
银城一小不但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渗透爱国主义教育,而且把爱国主义教育融会贯通于学校的各种活动中,让学生学会爱国。
每周一的升旗仪式,以学生为主体开展“争当升旗手”、“向国旗献词”、“国旗下的风采展示”、“国旗下的演讲”等。
在班主任指导下,紧扣每月“爱国主义”主题,各班学生集思广益,自主精心组织、策划一次有意义的活动,如到龙头山乡烈士纪念馆等本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,“当一天小红军”,“吃一天红军饭”。
结合时事,采取“新闻故事会”的形式,如“抗冰救灾故事会”、“汶川抗震救灾故事会”、“北京奥运故事会”、“建国六十周年故事会”、“上海世博故事会”等,让学生触摸时代的脉搏。
结合重大节日,举办诸如“爱我中华,礼仪伴我成长”歌咏比赛、“我为祖国骄傲”知识竞赛、“红心向党”童谣大赛等竞赛活动,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。
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,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江南体育。银城一小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需要,成立了鼓号队、演讲队、小记者团、美术社、舞蹈队、合唱队、乒乓球队、田径队、英语小乐园等各种社团(队)。各社团(队)指定辅导老师专人负责,有系统的活动内容和活动计划,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和活动时间。学生人人都参加了自己喜爱的文体艺术活动。
每年的“六一”儿童节期间,学校都要举办为期一周的校园文化艺术节。艺术节期间,主持赛、书画展、歌咏赛、器乐赛、英语乐园、趣味运动会、舞蹈表演等,无不展示学生的才华,整个校园成为学生个性飞扬的舞台,彰显少年儿童的个性和活力。
“感恩”,是人的基本素质。一个不懂得感恩的孩子,长大后不可能懂得体谅、关心他人。一个不懂得孝敬父母、尊敬师长的孩子,也难以与人交往,更谈不上爱同学、爱母校、爱国家了。
银城一小通过开展“感谢父母”、“感谢老师”、“感谢小伙伴”、“感谢自己”、“感谢大自然”、“感谢银阳山”、“感谢洎水河”、“感谢银城”、“感谢社会”等主题活动,唤起学生感恩的意识,激起学生感恩的心,教给学生感恩的方法,让学生学会感恩。该校将“每天按时起床,自己动手整理床铺,不让父母费事,上学、回家自己背书包,不要别人代劳,可口的食物先让父母吃,夏天不忘给工作回家的父母倒一杯水,冬天为熬夜劳作的父母端上一盆洗脚水,上学时招呼一声‘爸妈再见’,回家时问候一句‘爸妈好’”等基本日常行为要求,作为特殊的家庭作业布置给孩子们,培养他们的孝心。
2005年,成立了“银城一小感恩互助爱心基金会”。此后,学校定期组织“爱心助学捐款”活动。几年来,筹集爱心基金4万多元,为一批贫困学生解决了一些实际生活困难。
经常组织学生到德兴市敬老院献爱心、到农村小学“手拉手”,学生们在参与这些活动中体会助人的快乐,意识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。
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,银城一小每学期都安排一个月为环保主题教育月。在环保主题教育月里,各班班主任围绕“健康、快乐,环保、可持续”的话题,花心思,想办法,开展主题班会、联合中队、环保手抄报PK赛、风采展示、变废为宝服装设计拼等各种形式的环保教育活动。
一年一度的“‘迎新年—爱心满校园’跳蚤市场”,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活动。活动上,学生们把自己的旧学习用品、旧玩具、旧衣服、手工作品、美术作品带到学校,以中队为单位进行“买卖”,校园里“叫卖声”一拨高过一拨,各中队将收入如数捐赠到大队部作为“红领巾环保基金”,用于“环保天使”行动。
这些活动,培养了学生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,从而达到“教育一个孩子,影响一个家庭,带动整个社会”目的。
校园的绿化、净化、美化和“文明标语”,学校的文化墙、艺术长廊和文化橱窗,班级文化、班徽、班级公约和班级绿化角、图书角、卫生角等,都让学生自己去设计、布置、建设。
学校操场上,写着的国学名句的方格如磁石般吸引着学生们。课间,学生们一边欢快地玩着游戏,一边吟诵着格子里的经典名句。
课余时间,学生三五成群地驻足在文化墙和文化橱窗前摇头晃脑,或朗诵三字经,或朗诵古诗词。
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。学校成立家长委员、家长学校,设定家长接待日,定期召开家长会,举办“家庭教育专题讲座”、“主题班会开放日”、“家教经验交流会”、“家长老师恳谈会”,引导广大家长成为合格的家庭教师、出色的父母亲,懂得如何正确教育自己的子女。其中,徐槐田、丁丽红等老师负责的家长学校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和好评。
学校充分利用社区教育的资源,发挥社区关工委的作用。聘请社区“三老”和请德兴市关工委老干部为各班辅导员。他们定期到学校,蹲点班级,接近学生,给孩子们讲故事、讲历史、讲德兴地方文化。
组织学生打扫街道卫生、宣传社区文明,培养学生爱劳动、爱社区的感情。(危红梅程雪朝记者郑大中)